
2011-11-17
在位于北京東三環中路環球金融中心西塔的辦公室里,鄧亞萍的視線穿透了玻璃窗。和她同一個方向的人看到的是扭曲的“大褲衩”,鄧亞萍看到的,是五大洲四大洋。
“我們必須胸懷世界。”坐在寬敞的會議室里,鄧亞萍對《中國企業家》不容置疑地說出這句話時,當運動員時的那股霸氣仿佛一下子掙脫了那身高級定制時裝—不是香奈兒,這位38歲的前乒乓球世界冠軍早就超越了“不知道穿什么就穿香奈兒”的階段—的束縛,又沖了出來。
雖然即刻搜索(2011年6月底,人民搜索改名為即刻搜索)只不過是個成立僅僅16個月的國有企業,員工人數只有170人,國內市場占有率排不上號,總裁鄧亞萍卻堅持認為,即刻搜索應該替全世界人民著想。“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如果按照《麥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霍爾頓的計數方式,在和本刊記者面對面的交流中,這句話差不多被鄧亞萍重復了50萬次。
對于鄧亞萍來說,自己已和這個國家密不可分
這句話也被鄧亞萍用來解釋喬布斯為什么會成功:
“喬布斯是個英雄。我相信,他希望自己能改變世界,或者(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他的心很大,所以他設計的產品,可能就能風行全球。”
鄧亞萍隨后將自己總結的“喬布斯經驗”責之中國:“中國人老是盯著中國人自己這點地兒。我們不能光盯著中國,現在我們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我們能夠給人類,或者給互聯網行業做出什么貢獻?無論從技術上還是應用上,還是在運作上推廣上,Whatever,我們應該做一些這樣的思考。今天的中國已經不能只想13億中國人,不能僅僅局限于中國。”
鄧亞萍口中的“我們”,有時候是指即刻搜索,更多時候指代的是“中國”。她已經習慣了站在國家的高度上思考和說話—這很正常,不光因為她現在的身份是正局級干部、人民日報社副秘書長;也因為不管在什么領域,她都是詮釋“中國”的一面旗幟。當運動員的時候,她代表中國,在人民搜索,她仍然代表中國。
鄧亞萍之所以用大串大串的豪言壯語把世界扛在自己肩頭,也許是因為即刻搜索的“國家隊”身份。這個公司和鄧亞萍一樣,擔負著“代表中國”的使命。
人民搜索項目籌備于2010年初。同時上馬的還有盤古搜索。這兩家搜索引擎公司的籌建單位一是人民日報社,一是新華社,均為重量級官方媒體。也許并非巧合的是,這兩家搜索引擎項目進入籌備議程,恰逢谷歌宣布退出中國之際。
對手—或者是效仿的榜樣—如此偉大,人民搜索和鄧亞萍的目標與追求自然不可能不宏大。
鄧亞萍熟悉這樣的戲碼。海外十年,鄧亞萍擔任國際奧委會運動員委員會委員,讓她充分了解到“國際層面上,國家之間競爭的殘酷性”。那個“負責制定規則”的小圈子就代表了世界,而她代表中國,也代表亞洲,代表發展中國家、第三世界。鄧亞萍喜歡這種游戲,“覺得很有意義,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夠爭取到一些權利,讓大家能夠在一個比較公平的游戲規則下玩。還是有很多美好回憶的。”
現在,還是類似的游戲,不過國際奧委會總部變成了虛擬世界,共同遵循的準則從奧林匹克精神變成了市場規則,而手中的牌變成了資本、技術、人才,甚至包括價值觀。
當然,人民搜索得先進入這個圈子。鄧亞萍這塊金字招牌是塊很好的敲門磚。人民搜索董事會并不諱言,找鄧亞萍當總裁,是為了借鄧亞萍“擴大國際國內影響力”。她這面大旗四下招展,讓人民搜索知名度大增。甚至直到現在,即刻搜索所能發出的微弱光芒,也大都是來源于鄧亞萍熠熠星光的反射。
很多人認為鄧亞萍不懂搜索引擎,但鄧亞萍含蓄地指出,在英國的留學生涯,讓她掌握了學習和工作的方法,“可以一招打通所有的關節。知識需要不斷更新,但方法可以適用于任何工作。”
360公司總經理齊向東證實了這一點:“鄧亞萍知道市場需要什么。要做一個成功的搜索引擎出來,首先要贏得用戶。那就要進行市場宣傳,鄧亞萍特別會利用她的明星身份和個人的知名度,到處去宣傳人民搜索。她的做法和以往其它政府機構不一樣。一些同類型的政府事業說‘我要低調做’,但他們沒有意識到,要想做一個完全市場化的產品,要和完全市場化的公司去爭奪用戶,低調就意味著不能更有效的去爭取用戶。鄧亞萍很會做。”
一位人民搜索前員工告訴記者,在公司籌備期,人民日報曾從人民網(微博)等單位抽調骨干力量組建團隊,但無論是薪酬還是管理都難以吸引高水準的人才,人民搜索的核心團隊是從鄧亞萍來了之后,才開始慢慢建立的。
“一整年來,著重做的一件事,就是搭建我們這個團隊。”鄧亞萍說。她請來谷歌中國研究院原副院長劉駿擔任人民搜索首席科學家,這在齊向東看來,“是一種創舉”,是即刻搜索未來有可能成功的前提條件。請來劉駿后,鄧亞萍又簽下了劉駿在谷歌的同事王江。人民搜索確定了技術為先的方向,在很短的時間內,將新聞搜索升級為網頁搜索,完成了數百億的全文索引量,打造了一個一流的技術平臺,實現了跨越式發展。首席科學家劉駿說,“無論是開發速度還是復雜程度,在世界互聯網界算得上是小小的奇跡。”
但這顯然還不夠,鄧亞萍對目前團隊的實力并不滿意,“我們目前只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做一些微創新。互聯網行業是引領整個時代或者說整個社會的。如果我們不敢想不敢干,還是踩著前人的路往前走,那么成功的可能性就太小了。”
鄧亞萍習慣性地拿體育來打比方:“團隊越強,成功的可能性才越大。一個最簡單的道理:你搞一個俱樂部,成立隊伍,想拿什么成績,就得找合適的運動員。像乒乓球,好運動員最少得三個,足球最少得十幾二十幾個。每個位置每個環節都很重要。”
猜猜主教練、領隊兼保姆鄧亞萍最中意的球員人選是誰?好吧,這個問題難度應該不大。答案正是史蒂夫·喬布斯。鄧亞萍說:“我們必須有喬布斯這樣的人。”寧波市政府打算斥資5000萬元培養1400名喬布斯,鄧亞萍比寧波人現實得多,搞支喬布斯足球隊,23人,估計就夠了。她說:“有一群這樣的人,才能成功。”
業界大佬對鄧亞萍和即刻搜索的評價相當不錯—至少在臺面上。新浪CEO曹國偉說,在短短一年間,鄧亞萍“能做出一個非常有技術含量的網頁搜索引擎,這本身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齊向東的評價也很高:“即刻搜索作為一個商品或者說作為商業服務,應該說是合格的,盡管離最終變成一個非常有影響力的、具有一定市場份額的搜索引擎,還有很大的距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它至少是合格品,這是非常不容易的。”
同行們對鄧亞萍如此友善的原因之一,當然是即刻搜索同樣友善。
國企在很多領域占據了壟斷地位,以至于當人民搜索進入搜索引擎行業時,人們唯恐闖進來的是一個居心叵測的漁夫,會生生卡住那些鸕鶿的脖子,逼它們把魚都吐出來。但一年過去了,這一幕并沒有出現。
人民搜索的官方色彩表現得并不顯著。人民搜索的辦公地點不在人民日報社內,而是選在了東三環中路的環球金融中心,雖然離得并不遠,但畢竟是拉開了一段距離。在即刻搜索寬敞的辦公區內,你完全嗅不到人民日報這種體制內單位的大院氣味。唯一會提醒來訪者這家公司官方血統的,可能只是貼在走廊上的一張張照片,圖中人物以鄧亞萍和前來視察的各路高官為主。
今年6月20日,人民搜索宣布將域名改為“jike.com”,官方稱為“即刻搜索”,但鄧亞萍說,網友怎么理解都可以,GEEK、即可、饑渴都行。公司的標志,也從紅山龍變為色彩鮮明、造型動感的七巧板。“人民”這個對輕逸的互聯網企業來說也許過于沉重龐大的詞語,就此從臺前隱去。
“對于我們來講,體制完全沒有任何優勢。”鄧亞萍斬釘截鐵地對《中國企業家》聲稱,“中國互聯網已經相當開放,這個行業高度國際化、市場化、資本化,而且,和體育一樣,只認第一不認第二。今天互聯網人才的國界意識很淡了,我們的很多人才現在到了美國,到了硅谷。”她顯然是將谷歌當成了假想敵,“我們可以說沒有任何體制優勢。”
這么說似乎有點過于絕對了。體制之于即刻搜索,只是隱退到了幕后,并非消失不見。在今年的畢業生爭奪戰中,即刻搜索就顯示出了體制內的優勢:這家企業可以為畢業生解決北京戶口。不僅應屆畢業生趨之若鶩,甚至有一些競爭對手的員工,也因為這個原因跳槽到了即刻搜索。從年初截止到現在,即刻搜索光是簡歷就已經收到了幾萬份。
鄧亞萍自己也承認,即刻搜索還處在積累階段,還得靠國家支持,她用了兩個“非常”來總結過去的一年—“非常不容易,非常艱難。要是發展不好,有可能三到五年就被滅了。”她說,“一個運動員從開始打乒乓球到世界冠軍,一般要十四五年,最快也是十年磨一劍。我們成立才一年多,一定還在打基礎的過程中。”
鄧亞萍非凡的個人魅力,是即刻搜索沒有成為眾矢之的的原因之一。協調人際關系,和他人溝通,這一直是鄧亞萍的長項,當年在體育總局和國際奧委會,鄧亞萍就非常善于發揮自己的這個長處,到了互聯網行業,鄧亞萍同樣長袖善舞。9月20日,網上傳出在杭州參加網商大會的鄧亞萍拜馬云為師的消息。
“其實并不是拜師。”鄧亞萍笑著解釋,“是我在杭州網商大會上去做女性論壇的主講,然后和馬云有一個會談,探討兩方合作的事情。馬云給我們提了幾條建議,我覺得很好。”
這并不是鄧亞萍第一次向業界大佬虛心求教。早在去年9月份剛剛擔任人民搜索總經理時,鄧亞萍就去拜訪了張朝陽、李開復等人。很多業界大佬因此成了她的朋友,對她贊譽有加。齊向東對鄧亞萍的折節下交印象很深。“我和她認識,就是她主動派下面的人有一天到我公司來,說鄧亞萍想見一見,交流交流搜索引擎上的看法。”齊向東說,“政府官員很少會像鄧亞萍這樣。身為正局級高官、人民日報社副秘書長,能夠放下身段,主動和互聯網商業公司一些有經驗的人交朋友,去談天論地,去找經驗,我覺得非常難得。”
鄧亞萍的姿態確實放的非常低,“在這個行業中,我是一個新人,即刻搜索是一個新公司,拜業內做得非常好的(企業)為師,去學習各家所長,才可能讓我們盡量少走彎路。”鄧亞萍說,“所有業內成功者都是我的老師。可能在某些行當中,比如體育,我曾經成功過。但是我一個人不可能能成功,要有很多人幫助我才行。體育如此,更不要說跨行業了。你需要有一些很好的朋友來幫助你,來共同發展。互聯網一個特點就是互聯互通,本身后臺就是連著的。互聯網也是人與人的溝通。交朋友是自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