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有一個詞逐漸走進大家視野——賦能。《財富》雜志封面特寫描述了馬云和阿里巴巴如何賦能全球企業。

京東到家發布了“零售賦能”新戰略;聯想集團CEO楊元慶表示:AI驅動著第四次工業革命,聯想要做推動者和賦能者!這些大型企業都在不厭其煩的強調賦能的重要性,那么賦能到底是什么?
賦能的定義:
“賦能”顧名思義,拆文解字,賦能就是為誰或某個主體賦予某種能力和能量。它最早是積極心理學中的一個名詞,旨在通過言行、態度、環境的改變給予他人正能量。后來被廣泛應用于商業和管理學,其理論內涵是企業由上而下地釋放權力,尤其是員工們自主工作的權力,從而通過去中心化的方式驅動企業組織扁平化,最大限度發揮個人才智和潛能。
當前,互聯網以全新方式顛覆著傳統行業的同時,更顛覆了傳統的組織治理方式。未來的組織必須有超越傳統的運作方式,對外必須能夠對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作出更快速的反應,對內又必須能夠持續激發精英員工的內在動力并在工作中持續為他們賦能。
而說起賦能,就不得不提工業革命
第一次工業革命:讓全世界進入了“蒸汽時代”,并開始大規模的將熱能轉化為機械能;
第二次工業革命:進入“電氣時代”,本質上人類利用了電,學會了將機械能轉化為電能;
第三次工業革命:進入了“信息時代”,這次的影響力更甚以往,是能效、社交、全球化的綜合變革;
所以,歸根究底:“工業革命的本質是生產力的超級遞增”。
而第四次工業革命最顯著的特色就是:實施“賦能”戰略,協助企業、個人去成長。
照前三次革命的趨勢來看,以人工智能引發的智能化變革將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重頭戲。
相信你們還記得:AI阿法狗擊敗了世界排名第一的圍棋大魔王柯潔、訊飛的輸入法語音識別的精準率高達97%、美國超級電腦“沃森”正以高達90%的回答精確率向律師行業發起挑戰……種種跡象表明,未來的某天,新能源、教育、醫療、農業等各行各業,都將因為人工智能的出現而迎來全新的世界~
而在這種顛覆性的變革之下,想要走的更遠,那就必須采取賦能戰略。

互聯網時代,領導者如何掌握賦能領導力?
那么,作為公司的高管或者有心往上攀登的朋友,那就有必要了解如何才能迎合賦能戰略而不被淘汰,你主要要做到下面四點:
1. 抓業務能力:持續激發和整合團隊智慧以應對環境變化
組織的商業模式,是由高層的指導性概要設計和基層的創新性實踐合力演變而成的。業務設計崇尚邊干邊設計的敏捷迭代方式。商業模式并不是一開始就能想清楚的,而是在實踐中邊干邊調整和優化,逐漸演變出來的。
而賦能領導者則需要懂得用群策群力的方式,能夠激發和整合整個團隊的智慧來設計未來業務、推動組織變革,并解決業務開展過程中的各種問題。
唯有這樣的領導方式,才能使組織的業務隨復雜、快速的環境變化而隨需應變,也才能在開展業務的同時賦予團隊成員一套不變的應對變化、推進變革、解決問題的能力。
2. 帶隊伍能力:領導者要教導他人成為領導者
在賦能組織中,領導者要把每個員工假設成小CEO,給他們營造創業的機制和在業務中成長的機會,員工才能從工作中得到足夠的創新空間、成就感和成長鍛煉。
傳統的領導者可以績效至上,而互聯網時代若不關注員工的發展和成長,創意精英就會率先不跟你玩了。
組織要在未來的競爭中取勝,領導者最應該轉型成為賦能型領導者,把團隊建設、人員培養這種原來并不怎么重視的工作,提高到空前重要的高度,充分激發員工深層次的內在動力,并在工作中培養下屬的業務推進和帶領團隊的能力。
3. 自我發展能力:領導者自身的成長速度須大于團隊的平均成長速度
只有自己的成長速度遠大于團隊平均速度,領導者才有資格晉升或保持現有的崗位。因此,賦能領導者持續發展自身是帶動整個團隊成員在工作中成長的關鍵。在互聯網時代,自身發展的關鍵在于,提高個人的影響力、不斷拓展人脈和在實踐中持續反思覺察的能力。
4. 體系化能力:有方法將資源整合成績效
真正的高手永遠守住一套不變的套路,以應對紛繁復雜的外部形勢。方法技能是組織智慧的核心,是百年基業的真正基礎。如果領導者能夠堅持 用敏捷迭代的方式開展業務 , 依靠方法技能和群策群力的方式提升組織能力,用激發而非控制的方式帶領團隊,用教練而非命令的方式教練下屬。
上一篇:電子稅務架構設計—國家稅務總局信息中心副主任陳夢林
下一篇:中標國家電投集團貴州金元股份有限公司